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822/1247
造訪人次 : 1077272 線上人數 : 1
RC Version 4.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KUIR
學術單位
幼兒保育系
--校內研討會
進階搜尋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KUIR
‧
管理
Ching Ku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學術單位
>
幼兒保育系
>
校內研討會
>
Item 987654321/643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dyhuir.dyhu.edu.tw/ir/handle/987654321/643
題名:
我就是要這樣:一個中班幼兒的堅持度探究
作者:
張雅惠
;
龔如菲
關鍵詞:
學前幼兒
;
氣質
;
堅持行為
;
堅持度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1-12-29T02:24:11Z
摘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方式探討一個中班幼兒之堅持度與其堅持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工具計有事件取樣觀察記錄與兒童氣質量表。研究場域為研究者任職之私立托兒所,以一位平時觀察堅持行為頗高的4歲幼兒(小點)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1)小點氣質之堅持度的確高於班級抽樣之幼兒,但與常模比較下,小點其實是低堅持度的小孩;(2)除了堅持度較常模低以外,小點氣質之活動量高、規律性高、情緒本質負向與注意力不容易轉移等亦共同對其堅持行為有所貢獻。研究者自省:若非透過行動研究,原先認定堅持行為高的幼兒,與其堅持度高有關,今日透過行動研究才得以釐清,小點的堅持行為其實應該跟他的注意力不容易轉移較有關係,所以他才會硬坳在那兒;加上情緒本質較為負向,所以遇到事情就很容易鑽進去出不來;而他的高度規律性反應在堅持行為上,反而是件壞事,讓他認定事情的處理非得如他所認知的面貌不可。所以原先成人眼中視為良好特質的規律性,竟意外透過研究發現,並非全然都是好的,好與不好可能更需要視情境與社會互動的交互作用才能判定,因此未來的行動研究重點,除了根據本研究結果以改善其堅持行為之外,家長之教養方式亦需加以探討(家長非常強調要讓小孩養成高度規律性的生活習慣)。
關聯:
2009年幼兒園所教師之行動研究研討會
論文集頁數:042-055
會議日期:2009.06.13
主辦單位: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
顯示於類別:
[幼兒保育系] 校內研討會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699
檢視/開啟
在CK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