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784/1209
造访人次 : 1071328      在线人数 : 1
RC Version 4.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dyhuir.dyhu.edu.tw/ir/handle/987654321/222

题名: Heideggerian Hermeneutics: An Introduction with Examples of Frank Norris' the Octopus
作者: 洪全揮
关键词: 海德格;解釋學
日期: 1996/11
上传时间: 2011-08-17T05:15:36Z
摘要: 海德格的解釋學是本體論的,也就是他所謂對於「此在」的理解。對海德格來說,理解並不是一種可以自行孤立的「認識」行為,也不是個人進行的某一獨特事件。理解是人類存在結構的一部份。對此,理解做為「在」的方式,更勝其做為「知」的方式。因此,解釋學上的理解,對海德格來說,已超越了單一的本文,超越了所有歷史存在的實體,而向「在」本身的理解延伸。據海德格所言,「解釋」就是「理解的發展」。
然而,任何解釋必須建構於「前理解」,這包括了:「前有」、「前視」、「前想」。根據海德格對於「在」的理解,任何要能繼續理解的解釋,必須要對被解釋者有前理解。以歷時性的觀點來說,前理解是在理解之前;前理解卻也生於理解。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也就是所謂的「解釋循環」。的確,對海德格來說,解釋學循環的重要性即在於它是「此在本身存在性的前結構」。在此循環當中也「隱藏了原初理解型式的可能」,也就是「此在自身在的潛在性」。
在迦達默爾看來,海德格的「前結構」,事實上指向的就是長存於人類歷史與傳統中的「偏見」。這種「偏見觀」,以字源的觀點來說,並不全然指向我們今天所稱的「負面內涵」。以迦達默爾對歷史的見解來看,「個體的偏見」構成了其「在的歷史事實」。就此意義而言,偏見作為人類歷史的構成部份,它對於理解人類科學和傳統,非但是不可避免的,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卻也只有真正的偏見,才能幫助個人建構他的「理解視界」。卻也只有真正的偏見,能將個人置換於「傳統本文所言說的歷史視界之中」。
由以上對於偏見與視界的認識,我們了解到:所有對於傳統的解釋,都是發生在傳統之中的。也就是說,理解是由理解之內開始,然後再回到一個「已在的理解視界」。因此,解釋循環的精要就在於:不僅是「部份」指向「整體」的理解,整體的理解卻也產生於「部份」的檢視之前。尤其,迦達默爾認為,要表答整體的完整性,揭露隱藏於解釋循環當中的隱藏性,個人的視界就必須與歷史的視界融合。也就是此一「視界融合」能表現「在」;也就是此融合的視界,才能揭開海德格所謂的「知的原初型式」。此一個人視界與歷史視界的融合幫助我們解釋本文、譯解作者意識,更不斷開啟的視界,以理解人類的歷史與傳統。因此,在解釋的活動中,理解的視界不斷地擴大、增生,並且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在晚期的海德格哲學中,他發展出所謂「四象」的觀念,也就是包括:天、地、神祇、人,等四個面象。根據海德格的說法,四象的世界就是「在」的世界。本文的目的即在闡明海德格派解釋學旳理解與四象,並以此驗諸法蘭克.諾瑞斯小說大章魚中所體現出「在」的世界。且借由本文中所舉的例子來說明解釋循環的發生、視界的產生與融合。
關聯: 德育學報第十二期:201-214
显示于类别:[德育學報(1-18期)] 德育學報12期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v.12-201-214.pdf2469KbAdobe PDF297检视/开启


在CK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